欢迎来到-南京注册公司-南京注册公司官方网站!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吉客财务微信
当前位置 : 公司注册 > 经营范围 > 采矿业经营范围 > 2013年本市抓好七项财政工作

采矿业经营范围

2013年本市抓好七项财政工作
时间 : 2024-02-05 07:19 浏览量 : 73
  南京市财税工作会议2月19日上午召开。会议传达了2013年度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主要精神,简要回顾了2012年本市财政工作,明确了今年本市财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会议指出,2012年,本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财政改革创新力度,着力强化财政收入管理,切实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南京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一是圆满完成财政收支预算任务;二是推进实施“营改增”改革试点;三是不断加大对“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的财政聚焦支持力度;四是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民生投入保障力度;五是深化推进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六是加大了财政监督、绩效评价和信息公开力度。   会议强调,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按照中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今年本市财政工作将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和“五个着力”,重点做好七方面工作:   (一)深化扩大“营改增”改革试点,进一步支持和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按照国家统一部署,适时将“营改增”改革的试点范围扩大到邮电通信等行业,充分发挥税制改革的联动效应;认真把握国家“营改增”改革试点新一轮的地区和行业扩围机遇,进一步完善与“营改增”改革试点相配套的财政扶持政策,并积极研究争取将与“1+6”行业相联相关的行业及业务纳入试点范围,进一步发挥税制改革的先发效应;进一步加大对试点企业取得的转型经验和创造的成功案例的推广力度,积极引导试点企业用足用好政策,加快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商业模式和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市场开拓能力,扩大外贸出口特别是服务贸易出口,进一步发挥税制改革的示范效应。   (二)按照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进一步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统筹安排公共财政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进一步扩大市级财政科技投入管理平台的覆盖面,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示范园区和重点项目,着力支持和促进事关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在加快推进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同时,综合运用贷款贴息、财政资助、资本金投入等多种方式,重点支持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深化科技经费管理改革、开展科研项目情况综合绩效评价,在政府科研计划课题经费中增加安排一定比例的科研创新绩效支出,鼓励和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开展科研的积极性。   (三)优化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进一步支持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结合推进郊区新城、小城镇建设,将市与区县两级财政的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重点向事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倾斜,向大型居住社区及外围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倾斜,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实施《南京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将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重点向郊区、人口导入区、财力困难区县倾斜,切实提高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以水利、污水管网和生态环境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支持力度,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四)加大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优化力度,进一步支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围绕国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促进完善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与物价水平等因素挂钩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完善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补贴制度,合理提高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推进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支持教育优先发展,重点支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本市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加快建立公立医院政府补偿新机制,合理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切实降低城乡居民的医疗负担;健全保障性住房建设财力保障机制,重点推进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和郊区城镇棚户简屋改造;大力支持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扩大消费政策,扩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广规模,支持文化、体育和健身消费;支持社会管理模式创新,推进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   (五)加快推进预算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绩效评价和信息公开“五位一体”的预算管理机制。围绕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管理的总体要求,在继续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的同时,以建立健全预算制度体系、细化预算编制内容、规范预算执行管理等为重点,进一步深化推进本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试编工作;继续完善基本支出标准体系,加快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年度目录制度,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选择部分项目周期较长、使用资金总量较大的市级财政重点支出项目,积极引入中期预算管理机制;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和公务卡制度覆盖至全市所有预算单位;深化市本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试编改革试点,启动区县试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强化绩效目标管理,扩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施范围,积极探索在部分市级预算部门实施预算绩效综合评价试点,将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支出项目和具有较大经济社会影响的重大项目作为绩效评价的重点;向社会公开2012年度市级部门行政经费决算,推进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使用情况的信息公开,扩大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开范围,逐步实现市与区县财政信息的联动公开。   (六)围绕确保预算收支平衡,进一步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切实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支出;强化政府采购供应商招投标管理,健全政府采购专家库,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实施范围和规模;足额安排政府性债务偿债准备金,继续做好地方政府债券的区县转贷工作,建立健全稳定的政府性债务偿债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镇(乡)财政管理的实施意见》,对乡镇财政性资金从预算编制到资金拨付的各环节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监管;切实加强行政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   (七)进一步加强财政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完善制度体系,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和要求,着力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以能力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加大对管理型、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着力提高财政干部的整体素质、业务能力和政策水平;结合开展“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财政中长期规划滚动管理机制,加强对当前热点、焦点问题和中长期问题的规划研究,将财政规划与各类行动计划、年度预算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增强财政政策和预算管理的预见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标签:
相关新闻
cache
Processed in 0.010147 Second.